找回密碼
 立即註冊
查看: 1520|回復: 0

凳仔收藏

[複製鏈接]

1萬

主題

2萬

帖子

7萬

積分

論壇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積分
72568
發表於 2015-6-26 00:16:50 | 顯示全部樓層 |閱讀模式
本帖最後由 cucumber 於 2015-6-26 00:22 編輯

擔凳仔聽香港人故事

00.jpg
Mido說:「每一張凳,我都曾經坐過,重遇它們,自然回憶起當時的心情。」

從一個人的收藏,對其個性能探知一二。收藏眼鏡的人,人生早就認定方向;收藏舊物,那人是重情的、會尋根問底的;收藏椅子,我認為他就是會思考的人。而古董家具、眼鏡店Select18老闆Dhillon Mido則集三者之大成。記者到他的家參觀,只見大廳裏除了一張特大的復古梳化,牆下還整齊地放着兒童凳,就像一個小課室,然後他又從枱底、木架下,奇奇怪怪的縫隙下摷出廿多張圓凳,結果700呎的房子頓時變成蝸居,他說:「圓凳,充滿香港的特色和我成長的回憶。」於是,記者扮成學生,坐在木椅上,聽他訴說一個凳與香港人的故事。

「我喜歡收藏與自己童年回憶有關的凳。」Mido的爺爺原是印度軍人,被英政府派來香港做警察;父親任職懲教署,家族成員都是公務員,小時候住在公務員宿舍,所以對於殖民時期政府的木凳有一種情意結。上至處長級、督察級,平民至排街症的長椅,他都一一收納。政府的木凳,總讓他回憶起在宿舍內的生活,經常與父親的同事碰面,就得故作恭恭敬敬;放學後在街上踢足球,又有世叔伯打小報告。「小時候,看見這些木凳,沒有甚麼感覺。長大後,才學懂珍惜。」

拒當差 情牽殖民地木椅
原來,殖民政府時期做的木凳,都是用柚木製造,平價而結實,有「萬木之王」的美譽。www.isletforum.com 不過,現在柚木已成珍貴的木材,加上那些年沒有空調,政府的凳,即使是處長級的大班椅,都是藤面,有透氣作用。記者還記得社會福利署前署長余志穩退休時,就以舊椅喻為官之道:「喜歡坐木椅,坐時腰要挺直。」不禁令人懷疑是否暗喻一群特區政府的官員,坐在舒適的大班椅上,別慵懶身軟。Mido是其家族中唯一的「異品」,沒當公務員,亦從未向父母強權而折腰的人。
Mido指着一張學生木椅,他閒時就掏出來摸一摸,抹抹灰塵,舊了就修補,坐上去,回憶的頻道總是沒有偏差,回到了小學,「那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光。」、「人生中最自豪的,真的最自豪的,就是代表學校參與辯論比賽,教育電視都會播放的。」想不到他不僅操流利廣東話,還能言善辯。Mido說:「所以我經常和父親唱反調。」祖父是軍人,爸爸任職懲教署,Mido形容在「軍訓」中成長,「我和家人鬥氣,不想被規範中五畢業就要當警察,我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。」

01.jpg
鄧生的打鐵舖位於粉嶺,八十年代主力做公屋、豬棚等工程,現在閒時替Mido做凳。他說:「我不太願意,因做凳腳是極費心神。」     家裏收藏了23張凳,

02.jpg
原本700呎房子頓變成蝸居。

破產後 凳上苦思翻身計
高中時,Mido愛上時裝,還跟過師傅學做衣服,八十年代在尖沙嘴利時商場開店,專售歐美時裝,高峯時期開了四間分店,輕易地賺了人生第一桶金。「怎料九十年代流行日本時裝,店舖倒閉,我破產後負債纍纍。」爸爸又重提舊話:「考紀律部隊啦!」Mido下定決心,「我不要再被他們小看我!」受了打擊,前路茫茫,兩天坐在家中,痛定思痛。凳,對他而言,就是重新出發的里程碑。「當時有朋友做保險,他竟然能打動我購買。我明白到,熱誠就是我翻身的關鍵。」結果,他兩年來跑去當保險,又到馬會做兼職,日做17小時,就還清債務,「那年邊打工,邊找舖。目標堅定,我要翻身!」2006年找到朋友位於中環必列者士街的店Select18,從賣古董眼鏡開始,後來還全盤接收朋友的古董傢俬店。

復刻凳 與打鐵師傅結緣
「當時,很多朋友不看好店舖的位置,但我認為必列者士街就是殖民時期開始的地方,我很喜歡它有一種舊香港的感覺。」Mido最初喜歡歐洲的家具,後來受一位前輩的一席話啟發,「他說:『歐美家具,有錢就能買,但香港的家具,卻有錢也買不到。』」此後的生活,就在二手店、士多、冰室中流連,「搜羅與自己童年有關的東西。」而收藏在家中的都是他認為最珍貴的圓凳,「圓凳,有一種香港製造的特色。」他家裏收藏幾張舊金舖飾櫃前的梳化圓凳,可惜不合朋友心意,他決定為老友親手製造。找打鐵師傅鄧生替他做凳腳,自己鋸木做椅面,又找師傅包皮,自己裝上。若非他倆是舊街坊,鄧生實不太情願做這些麻煩事,「唉!做凳腳極巧功夫!」Mido又搶着賣口乖:「師傅厲害之處在於準繩,無論量度,還是屈曲凳腳,眼花了也做得精細。」原來鄧生年輕時主力做大工程,談起大作,立刻前腳踏前,舉起食指說:「第一屆香港節在皇后像廣場舉辦,就是我負責;歡樂天地遊戲、屯門廣場火車卡路軌,都是我搭建的。」他,就是增添我們童年快樂的幕後功臣。Mido透過復刻舊家具,同時保留打鐵的傳統手藝。
人死後化為灰;而凳,就像把一個時代幾許變遷,和一個人生的幾翻跌宕,最後也像灰,都煙滅其中。人在老去,時代遠去,惟有透過舊物捉緊正在一點一滴逝去的回憶。「七十後,對回歸的感覺特別深刻。回歸那年,我剛滿二十,見證兩個時代的轉變。眼見殖民色彩漸漸褪色,很想透過收藏,再次擁抱殖民時期。」難道Mido也在緬懷the good old days?「緬懷,只因回憶。無論殖民時期,抑或特區政府,我們都要面對現實生活。我只認為,我們的身份都是香港人。」

殖民政府系列
03.jpg
處長級木椅:Mido最珍惜這張處長級的椅子,它和督察級木椅的分別,在於裝上啤令,能360度轉動,而且是四抓腳,更有氣派。     

04.jpg

童年系列
05.jpg
那些年,放在影樓裏的都是藤織蜆殼椅。     

06.jpg
Mido人生第一張在影樓拍的照片,就是坐在蜆殼藤椅上。

07.jpg
快餐店膠椅,海洋公園當年都用。   

08.jpg   
五十年代、歐式設計的兒童梳化,對比草根家庭中的紅A凳,天淵之別。

學生系列

09.jpg
香港:70年代以前的學生都坐這款木椅,以傳統入榫技術製造,更堅固耐用。     西德:50年代西德國際學校的學生木椅,由著名設計公司PAGHOLZ設計,

10.jpg
符合人體坐姿,據稱能使學生放鬆之餘專注學習,沿用之今。兩旁鐵架能互相緊扣,排列整齊。

圓凳系列

11.jpg
金舖飾櫃前的圓凳。     

12.jpg
50、60年代家用的圓凳,凳腳裝上圓形鐵架支撐,更堅固。  

13.jpg    
日本20年代的摺凳,拉開腳凳,再翻開坐墊和椅背,設計新穎。

14.jpg
冰室的小圓凳,以粗身木腳製造,四平八穩。     

15.jpg
日本昭和時期的包皮圓凳,凳面中空,與藤面同有透氣的原理。

16.jpg    
苦求朋友三年終獲割愛這張白色的醫院凳。為了更穩固,醫院凳底部以十字搭法做成。

Select18
中環必列者士街18號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立即註冊

本版積分規則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